下載手機汽配人

我國成品油漲價預期減弱

作者: 汽配人網 發(fā)表于: 2008-08-06
  在諸多技術派人士看來,國際油價跌破120美元無疑是一個顯著信號:它不僅表明又一個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位被突破,更意味著國際油價的中期調整很可能已悄然展開。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表示,油價下滑對中國是利好,但并不意味著國內外油價完全接軌的時機已經到來。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主任助理姜鑫民昨天指出,在高油價背景下,政府承擔了巨大的補貼壓力,隨著油價下滑,這種壓力會有所減輕。同時,油價回落對兩大石油集團、尤其是原油進口量較大的中石化集團來說也是一大利好,意味著它們的煉油虧損將減少。 

  此前,坊間曾預期中國將在奧運會后實施今年第二次成品油調價,但隨著國際油價從高位跌落,這種預期也在削弱。對此,姜鑫民表示預期的確可能削弱,但中國政策的變化并不完全跟著油價波動——國際油價只是一個參照因素,并非決定因素。 

  另外,市場上還有觀點認為油價回落為中國理順成品油價格機制創(chuàng)造了機會,中國應抓緊時間實現國內外油價接軌。 

  “在國際油價比較低的時候實施接軌會比較合適。”上海東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分析師楊宏此前告訴本報記者,油價低的時候接軌不會因價格的大起大落而引發(fā)社會震蕩。而一旦油價重新漲上去,國內又需要比較長的等候時間。 

  “當油價處于較低水平時,無論接軌還是燃油稅推出的壓力的確比較小,但并不是說接軌時機現在已經到來。畢竟,120美元的油價水平并不算低。”姜鑫民指出,政府在推出一項涉及價格的新政策時不會僅考慮國際油價這一個因素,還需要綜合判斷CPI、國民經濟、老百姓承受能力等諸多環(huán)節(jié)。 

  在他看來,中國采取完全市場化的成品油價格策略還沒到火候,因為作為制造大國的中國在工業(yè)化過程中對能源的依賴程度還比較高。故此,中國采取的是穩(wěn)健的、逐步接軌的方法,以保證經濟的穩(wěn)定運行。而企業(yè)也可以有充分的適應時間。 

  北京群鷹創(chuàng)業(yè)科技公司能源專家韓曉平則認為,國內成品油價格最終必須和國際接軌,否則國內的油價變動就無法保障。但由于我國的競爭力還不足,油價也不能完全接軌。我們能做的就是調整,但不是要完全跟著國際的價格。 

  不過,國際油價下跌對此前借油價東風跟漲的化工品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逆轉信號。東興證券報告顯示,本月以來,眾多化工品價格連續(xù)下跌,如前期一直表現很好的煤化工板塊的產品甲醇、二甲醚、醋酸價格出現大幅跳水;農藥草甘霖、TDI、MDI價格出現下滑;PVC價格繼續(xù)低迷;尿素的價格也出現輕微下跌。 

  另一方面,曾因油價上漲而大放異彩的新能源板塊同樣失色不少。昨天,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個股多排在跌幅榜的前列。 

  此外,在前夜原油期貨大幅下跌的拖累之下,國內燃料油期貨8月5日早間也跌破人民幣5000元/噸的重要心理位。